中國外交贏得世界尊重

2022-10-21 09:39
73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拓前行”,20日上午,圍繞這一主題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第四場記者招待會吸引大量境內外媒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與此同時,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皥猿忠詫嶋H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敢于斗爭是中國外交的精神品格”“不會‘輸出’中國模式”“絕不接受任何‘教師爺’的頤指氣使”……兩位黨代表——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沈蓓莉和外交部黨委委員、副部長馬朝旭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所傳遞的信息,生動詮釋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擔當、智慧和品格。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始終堅持國際道義、堅持做正確的事,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和信賴,成為全球發展方向的探索者和引領者。

 20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招待會。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沈蓓莉,外交部黨委委員、副部長馬朝旭圍繞“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拓前行”主題與記者交流。 本報記者 李昊 攝

“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由于主題與中國外交相關,20日的記者招待會是二十大已舉行的四場發布會中最受外媒關注的,超過200名參會記者中約有一半來自外媒?!董h球時報》記者注意到,現場不僅有來自西方主流媒體的記者,也有不少來自非洲、拉美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的記者。

敘利亞阿拉伯通訊社記者奧斯曼·尼斯林第一個提問。她在會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想提問是因為中共二十大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它將引領中國的未來發展,它也將影響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記者招待會上,中國外交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及堅決遏制外部勢力干涉等內容令她印象深刻。

不少媒體和這名敘利亞記者感受相同,馬朝旭在回答尼斯林的提問時的相關表述受到關注。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說,馬朝旭表示,中國“連續挫敗反華勢力對我國進行攻擊抹黑,捍衛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并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力度參與全球治理,成為維護多邊主義的中流砥柱。臺灣《聯合報》報道稱,馬朝旭說:“面對外部遏制打壓和無理干涉,我們開展了針鋒相對、堅定有力的斗爭,連續拿下臺灣當局9個所謂‘邦交國’,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更加鞏固?!?/p>

“黨的十八大以來,‘斗爭’日益成為中國外交的高頻詞、關鍵詞。中國外交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方面是如何體現斗爭精神的?”對于《環球時報》記者的這個問題,馬朝旭舉出“我們堅定捍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有力回擊佩洛西竄臺等倒行逆施”“我們堅持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絕不接受任何‘教師爺’的頤指氣使,反對把人權問題政治化”“我們反對各種單邊制裁、極限施壓,絕不接受任何零和博弈和叢林法則”等一系列例證。

英國路透社評論說,中國為自己的外交政策作出辯護,表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和鮮明特點”。阿根廷新聞網站Infobae稱,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外交官在世界舞臺上變得更加自信。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過程中,中國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如“脫鉤”、斷供、“新冷戰”等。但中國外交的斗爭不是應對式的,而是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外交布局,講好中國外交敘事。中國提出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都更具包容性,且秉持著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合作與友誼”

在20日的記者招待會后,厄瓜多爾電視臺記者阿勞茲·格拉扎·拜倫向《環球時報》記者提起中國向厄瓜多爾等國捐贈新冠疫苗的事。他說,這正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型例證。拜倫同時表示,當前世界面臨著不少問題,如俄烏沖突、糧食危機和氣候變化等,都需要中國發揮大國作用。

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回憶起他2017年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情景。夏巴茲說,習近平主席展現出大國領袖的堅毅、氣度和智慧,讓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參與各方更加堅定團結,凝聚起全球發展共贏的合力。他提出的一系列倡議,成為中方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國際公共產品,為推動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動力。

馬朝旭20日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如何親自推進氣勢恢宏的元首外交。他說,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42次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69個國家,在國內接待了1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實現對重要地區、國家和國際組織全覆蓋,為中國構筑起更加全面、更為堅實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合作與友誼。

“作為同樣存在共產黨政黨的國家,同時也是中國的友好近鄰,尼泊爾社會和人民非常關注中共二十大的順利召開?!蹦岵礌栔袊鴮W會主席馬薩姆·歐哈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十年來,在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下,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應對和妥善處理領土、領海等分歧,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菲律賓金磚國家政策研究會創始人赫爾曼·勞雷爾表示,尤其是在同小國發展外交關系時,中國堅持平等互利、一視同仁,“這是令人尊敬的外交態度”。俄羅斯塔斯社20日報道稱,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當天表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公信力不斷增強,這令人欣慰?!?/p>

對于中國與他國的相處之道,《聯合早報》報道說,沈蓓莉20日表示,中國共產黨不會對其他國家政黨的內部事務指手畫腳,不會“輸出”中國模式、要求別的國家和政黨“復制”我們的做法。同時,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和其他國家政黨交流對話,積極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韓聯社注意到,馬朝旭20日提到,世界上有一些勢力逆歷史潮流而動,抱著冷戰思維、零和博弈不放,熱衷于拼湊小圈子,打“新冷戰”,以意識形態劃線,挑動陣營對抗,大搞霸權霸道霸凌,這是對世界秩序的最大威脅。報道稱,馬朝旭沒有點任何國家的名,但實際上指的是美西方一些國家。他強調,一個分裂的世界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陣營對抗只會把世界帶進死胡同。

中國對世界未來有重大意義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網站稱,中共二十大報告在展現外交自信的同時,也對中國面臨的風險和挑戰發出警告。報告強調要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但總的來說,中共二十大報告預示著中國將繼續實施更加自信和積極的外交政策。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19日接受《環球時報》等媒體聯合采訪時表示,二十大報告不僅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擘畫了新藍圖,也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全黨總動員、再部署,吹響了新的集結號。

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泰中經濟協會主席宋立·普吉說,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堅持與各國攜手共贏、共同發展,對于全球經濟復蘇有重大意義。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表示,世界正面臨動蕩與不安,推動各國合作共進、共同繁榮需要強有力的信心和發展動力作為支撐?!敖裉斓闹袊幵谝I全球未來與發展的關鍵歷史時刻?!?/p>

新聞來源:環球網

昵稱:
內容:
驗證碼: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