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消息,6月13日以來,我國出現了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影響大。截至7月12日,高溫事件已持續30天,覆蓋國土面積達502.1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超過9億人。
連日以來的高溫天氣下,多地已經出現了熱射病。僅在7月10日當天,四川華西醫院就收治了3名熱射病患者,其中1人因病情危重去世,2人被送往重癥監護室搶救。
多地持續高溫熱浪天氣的同時,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洪水多發,尤其南方暴雨過程多、降水強度大。其中,降雨呈現出南北兩條多雨帶的特點,在南方,珠江流域的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的最多,在北方,遼河流域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的第二多。
專家預測,預計今年盛夏,局地出現極端強降水的概率較大,同時,部分地區或將出現極端高溫事件?!八罨馃帷钡奶鞖饬畈簧偃死Щ螅航衲甑臍夂驗楹稳绱藰O端?
7月14日,重慶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市民防曬出行。圖源:中新圖片網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曾到。中國不同地區年均氣溫都表現為增加趨勢,增溫幅度具有一定區域性特征,北方地區增溫幅度大于南方地區,青藏高原地區、新疆北部及東北部分地區增溫較為明顯。中國區域平均年降水量都呈現增加趨勢。中國區域平均年降水量在21世紀中期將增加6.5%~7.2%,其中大部分地區降水都表現為增加,中等排放情景下內蒙古西部至新疆東部以及南部、廣西至湖南南部為增加的大值區。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周刊